兰海400电话400-819-1133

《少年的你》:孩子,如果没有“小北”来保护你,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作者: 家庭教育者发布时间: 2019-10-28 来源: 上濒教育 关键词: 校园霸凌事件
  刚刚过去的周末,你是否去看了《少年的你》?你是否坐在影院里哭得稀里哗啦?你是否有过和“陈念”有过相同的经历?你是否,被霸凌过?
《少年的你》
 
  1、“校园霸凌”每天都在上演
 
  周冬雨扮演的陈念,是个典型的好学生,成绩好、不惹事,可因为对自杀的胡小蝶的同情,她成为了下一个受害者。
 
  电影里那些被霸凌的场景,看的让人如此揪心。被拳打脚踢、被孤立、被剪光头发、被拍裸照……可是,这又如此真实。
 
  是的,校园霸凌,每天都在上演。
校园霸凌
 
  我们总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更加复杂混乱,可事实上,校园也是一个小型社会,有着同样严酷的丛林法则,而我们的孩子身在其中。
 
  保护他们的机会总与我们擦肩而过,当看到他们在“打闹”时,我们认为,他们的小拳头和语言攻击更像是一种不懂事的“小胡闹”,许多次,我们会一笑了之或者置之不理。
 
  但在这“小胡闹”之下,埋藏着残暴的“霸凌事件”,受害者被挤压被拉扯,严重伤害身体以及内心。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校园霸凌”的继续发生,许多孩子正在深受其害。是时候提高警觉并有所作为了。
 
  如果,孩子的生命里没有“小北”来保护,那么,我们就需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2、关于“霸凌”你必须知道这些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霸凌”。
 
  我们先来看看极其重视“校园霸凌”的国外是如何严格定义它的,挪威学者Dan Olweus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
 
  百度词条上补充,在国外,“欺凌事件”会被非常严肃的对待时,中国父母却不清楚“校园霸凌”的边界,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并不重视和面对。
 
  那么,“霸凌”和玩笑又如何被区分呢?
 
  如果孩子们在互动时产生的自然矛盾,不能叫做“霸凌”,“霸凌”是很明显的一方欺负另外一方,而且有身体和语言上的巨大侮辱,才能叫做“霸凌”。
《少年的你》校园霸凌
 
  第二,不同年龄阶段的“霸凌”是不同的。
 
  不同年龄阶段,出现“霸凌”的原因与情况不同。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出现上面这种霸凌会比较少。但是孩子9岁以后,出现的霸凌可能会是起外号和语言嘲讽等等;
 
  最容易出现霸凌的时期是在青春期阶段,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变得相对复杂,他们接受的信息比较多,而这个时候,他们独立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和意愿也高了起来。
 
  他们出现了两类不同的情况,有一类是胆小、容易害怕的孩子,那么,长期被别人取笑的状态会出现在他们身上;另一类孩子属于越来越强势的孩子,所以,两者中间会引发矛盾。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被被欺负了,他也不会愿意告诉老师和父母,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羞辱的行为。
 
  但这个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越少,孩子就越是会刻意的隐瞒,而老师的观察也没那么细致,所以,“霸凌”通常是会在这样一个无人知晓的环境中去发生。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霸凌”行为呢?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成就动机和社交动机都极具旺盛,而且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霸凌”事件基本上是以一个群体去欺负一个群体或者是某个个人,这更契合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的群体心理需求,去欺负别人的群体里可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而其他的人,是在尾随他的需求去进行这件事的。
 
  等到12岁,这个情况就会比较严重,青春期的这个阶段,孩子们又渴望去进入社会,所以他们整个的生存环境会相对来说更复杂。
青春期更容易出现霸凌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受欺凌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告诉父母和老师呢?
 
  不告诉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反应过激,过度的介入。也可能是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之后,他们会觉得被欺负是一个比较羞耻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越到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所谓的羞耻心就会更强。所以,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去应对霸凌,是否介入需要根据霸凌的严重程度来判断。
 
  3、父母们如何帮助孩子?
 
  当孩子遇到“霸凌”时,父母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步,要认识到孩子被霸凌了,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回家说他被欺负了,父母切忌的回应方式是:也许他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你下次就别理他了/你长大了,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处理!
 
  无论是忽略,还是批评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来说都是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抱着孩子,或者找个安静的空间,一起坐下来,让孩子先把自己受到霸凌后的情绪发泄出来。
 
  第二步,需要告诉孩子他是安全的。
 
  这一步非常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会和他在一起。另外一定要告诉孩子,被欺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他可以大胆的说出事实。
 
  第三步,了解情况。
 
  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以后,向孩子了解全部的情况,也需要向学校的相关部门获取信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向派出所报案,通过有关部门来了解相关情况,不要只听取某一方的信息。
 
  第四步,采取措施保护孩子。
 
  根据上述收集的信息,如果确实发现孩子是被霸凌了,父母需要做的是立刻保护孩子,选择报案或者向学校申诉。
 
  当然如果霸凌事件并没有发展到不能被解决的地步,建议父母给孩子一个支持,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有时,父母强势介入,反而会引发孩子群体对他更大的不满。
 
  第五步,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
 
  霸凌通常都发生在学校里,父母又不可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怎么办?那么,就需要教会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安全第一。
 
  不论因为什么,如果欺负的方式是肢体行为,一定要率先保证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可以躲、跑、还手、大声求助身边的人。其次,是尽力使得对方的身体也不受伤害。
 
  第二:勇敢说不
 
  被欺负时,要敢于大声说不,说出自己的态度(不要叫我外号/你不能故意推我)。因为没有态度,就等于默许与纵容。
 
  第三: 提出警告
 
  如果说出态度后,对方没有停止,需要给到一次警告,比如:你再……,我就告诉老师、告诉父母。
 
  第四:采取措施
 
  如果警告无效,就可以采取措施。对孩子来说,当他无法处理这种冲突时,只能寻求权威的帮助,权威无非是老师或父母,所以父母一定不要传递给孩子“无助时刻去求助大人是无能的表现”。
 
  第六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这实际上是一个未雨绸缪的工作,我们往往当事情发生以后才去保护他们,但是比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避免成为霸凌的对象,这意味着需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
 
  4、关注霸凌者本身,才能减少“霸凌”的发生。
 
  除了关心受害者,我们也需要关心霸凌者的内心需求。
 
  上濒的孩子在做一个采访时说,霸凌者实际上也是一个被欺负的人,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空虚的。他们希望通过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特别是有一些孩子,他们去欺负别人,可能是因为被别人怂恿,可能是因为想做老大,渴望被别人尊重和崇拜,才“霸凌”其他孩子。
 
  我们试问,他们这样的内心需求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不可呢?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应该关注霸凌者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简单的批判他们,我们要去了解他的成长过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把这群孩子从迷失中拉回来,如果他们缺乏了关心和判断力,也缺乏用正确的方式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所以关注霸凌者本身,才能减少“霸凌”的发生。
霸凌事件
 
  最后,我想说,“校园霸凌”背后的原因是冷漠。
 
  在《少年的你》中,霸凌发生的时候,旁观的学生大多数在看戏,剩下的则是在沉默。戏剧来源于生活,现实通常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管是我们是否有关注被霸凌的孩子,霸凌的程度是逐渐升级的,在最开始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被欺负的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从没有被发现,慢慢的发展成一个“霸凌事件”,冷漠,是罪魁祸首。
 
  教育应该是一件温暖的事情,而不是相悖的冷漠。电影中小北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如此温暖而有力。
 
家庭教育指导师加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