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400电话400-819-1133

家庭教育V讲座 | 不要因为怕孩子输,所以总让孩子赢

作者: 蔡京京发布时间: 2020-03-01 来源: 兰海说成长官网 关键词: 孩子怕输

  蔡京京

  兰海专家团队成员、国家高级家庭教育培训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注册讲师

  五年家庭教育实践及传播经验,累计服务家庭200+,咨询时长500小时


  最近的严格隔离,每个家庭都在经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完全宅在家”的过程。

  这对家庭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考验。

  在这样难得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会儿如胶似漆、一会儿火山喷发,对于平时没注意的问题就容易越琢磨越严重。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你的家里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吗?

  玩扑克牌比大小、下跳棋、单脚站看谁时间长,最初玩的时候特高兴,父母慢慢发现孩子一输就生气,最后发展到嚎啕痛哭,打爸爸、打妈妈,彻底不玩了。

  一家人好容易盼着北京下雪了,带着口罩全副武装出门打雪仗。儿子打爸爸哈哈大笑,结果爸爸回身一个雪球打到小朋友,孩子就嗷嗷哭,爸爸妈妈越说打雪仗是相互的,孩子越歇斯底里。

  回力车速度比赛,小朋友规定必须自己说开始,因为他能第一个出发,就能赢了。妈妈苦口婆心讲道理之后,孩子点点头表示不玩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些父母会觉得烦恼,孩子一玩游戏就哭哭啼啼。

  有些父母会担心孩子这么好强,以后没有朋友。

  更有甚者悄悄问我“老师,我孩子这么好胜,以后会不会容易自杀?”……

  还有父母会觉得需要刻意增加挫折训练,孩子越怕输,就越应该让他练习输,估计他哭够了,就坚强了……

  这样的困惑和担心,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呢?

  好胜,是每个人的天性。

  在发展心理学中,一岁半开始自我意识的初步萌芽,两岁多自我意识充分萌芽,这个阶段因为缺乏对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产生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我是需要被马上关注的,你必须要认可我等等而显得“好胜”。

  4岁左右逐渐出现“外在认知”——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别人的看法很重要。他们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如果不是最棒的,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认,会觉得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适度的好胜是正常而且对于生活有好处的,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助力,会成为他们一次次尝试、克服一次次困难的动力。

  引发父母们担心的是孩子过度好强,表现为:

  必须是百分之百地成功;

  完全不能接受一点失败,失败后歇斯底里地发泄;

  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毁坏对方;

  严重恐惧参加任何形式的比赛;

  我们发现,过度好强,常常与孩子在天性好胜的基础上受到不恰当的养育环境影响有关,比如:

  1、夸过了

  父母们总是说孩子是最棒的、最神奇的、世界第一。这样不客观、不细致的夸奖,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

  2、夸错了

  父母平时夸孩子,爱用比较的方式。

  “你比XX强多了”、“你比XX快多了”

  这种不自觉出现的“比较类”夸奖—也就是夸一个踩一个的评价方式,其实会让孩子不愿做那个被踩在脚下的人。

  3、哭怕了

  对于孩子出现因为“输”而产生强烈情绪的回避。

  父母不愿看到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从而没有原则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导致孩子更觉得自己的不愿意输是对的,同时结果是必须被修改的。

  4、帮多了

  父母为了省事、迅速或者处于所谓的保护目的,代劳过多,让孩子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

  本来事情是在父母辅助下完成,但父母说是孩子全部完成的,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知,会错误地觉得这些是自己能力已经达到的事情,一旦失败就很难接受。

  好胜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特别是0-6岁的小朋友,他们的好胜都是与自己的认知能力有关,好胜本身是非常正常的反应,并不需要过度的调整。

  如果父母觉得孩子的情况比较困扰,一是需要帮助孩子调整表达情绪的方式,同时关注自己是不是存在“夸过了、夸错了、哭怕了和帮多了”的这些情况。

  那么,疫情期间在家里玩游戏的场景里,孩子”怕输“背后的可能原因都有什么呢?我会从游戏本身、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三个角度去分析。

孩子”怕输“背后的可能原因

  1、游戏太难了

  在低龄阶段,有时候孩子年龄差几个月,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差距。以跳绳为例,四五岁的小朋友玩起来就会有困难,因为他们的手脚协调能力还没有发展好。

  0-6岁的小朋友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对他们来说,更容易玩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游戏,对于有些棋牌类需要挑战他们的小脑袋去抽象思考的游戏,就很容易输。

  还有些游戏比如赛跑、棋类、对抗,确实是孩子的反应能力和力量稍弱,不具备完全平等竞争的能力。

  还有些游戏中孩子输是因为熟练度不同。

  父母想出来的游戏,已经比孩子多玩过几百遍都不止,其实想想我们的年龄和孩子年龄之间经验的差别,就知道其实过度较真,有时候确实也算是欺负小朋友〜

  第一次或者最初几次接触一些游戏,孩子不能很好地稳定地掌握规则,是正常的,不见得就是耍赖。最初玩游戏,没有从成功中获取信心,感到沮丧也很正常。

  文中开头场景中提到的打雪仗游戏,我和那位小男生电话聊了一下。

  这个五岁的小朋友说,我从来没有打过雪仗,当时被爸爸的雪球打在脖子里有点懵,凉凉的不舒服。爸爸妈妈就说我怕输,玩不起……我也好委屈呢!

  所以对于没玩过的游戏,提前让孩子知道会发生什么也是必要的。

  2、生理状态对情绪的影响

  现在全国都处于疫情的严格管控阶段,从1月22日武汉封城,全国很多省市、住宅区也都推出了非常严格的出行甚至出门的限制。

  很多活泼好动的孩子已经很多天没有办法出门,或者很少出门。

  在美国的一份大学研究显示,直接晒太阳会帮助大脑产生更多让人愉悦的多巴胺物质,而现在这一切都似乎减少了,孩子容易焦躁不安,因而在玩游戏的时候一触即发。

  而且,呆在家里想几点吃就几点吃,想几点睡就几点睡、还有很多零食,孩子的生活其实是混乱的。

  小朋友对于环境的变化、活动量的减少其实是非常敏感的。

  从医学角度来看,户外活动的不足、作息的不规律,都可能造成身体的不平衡,而身体上的不适很容易导致情绪的不稳定。

  这些因素也同时会影响到爸爸妈妈,双方其实都处在一个易激惹的状态。让“输”这个原本的炸药包,更容易引爆。

  3、怕你不爱我

  爸爸妈妈平时看到孩子拿第一,总是各种开心、各种庆祝和发朋友圈。看到孩子表现不如别的小朋友的时候脸色就会不好看。

  虽然有时候爸妈嘴上不说,孩子心里其实能感受到父母特别希望自己是最棒的。

  如果输了,孩子就会害怕父母、老师会不会因此而不喜欢自己了?

  表面上,在游戏中父母没有对孩子的输做出什么特殊的反应,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在意。

  其实对孩子输赢观念影响最大的,是以前我们对于孩子生活其他方面输赢的态度。孩子其实很难分清什么是父母在意的地方,而笼统地认为“赢,才能安全获得爱”。

  这些,就是孩子”怕输“这个表象背后的原因。

  有一个好胜心极强、输了就会爆发的孩子,是父母需要面对的现实,但一切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

  一次次在面对孩子爆发的时候,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引导,也是对我们的修炼。

  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会继续分享父母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怕输”的状态,敬请关注。

  --未完待续--

  本文整理自兰海发起的公益活动”有人听到你“v讲座。

家庭教育指导师加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