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400电话400-819-1133

焦虑情绪的产生,一个“老母亲”扎心的四个表现,你中了几个?

作者: 家庭教育者发布时间: 2019-10-25 来源: 兰海说成长官网 关键词: 焦虑情绪

  “我不上补习班的话,就考不了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大学,读不了好大学毕业就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讨不到老婆。”这是某个妈妈转述孩子的一段话,乍一听确实很乐,但是也听出来我们传递给孩子的焦虑情绪。

  “慢慢做父母”是我不断强调的一个概念,现在的世界太快了,许多父母,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城市,也无论他们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如何,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心态特别着急,父母一焦虑,孩子也会跟着焦虑,事实上,父母的内心状态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母焦虑时的几种行为表现,你中了几条?

父母对孩子的焦虑

  01.总是想要快速解决问题

  我的微博是公开的,每天都有上百条私信是父母在向我提问,一些父母求助时特别急迫,连看我原来写了什么文章的时间都没有,就想通过提问来立刻得到解答。有人下午一点发信息提问,到了两点的时候又来,说怎么还没回答他的问题,三十分钟后,再来一条信息催促,最后还可能会朝我发脾气。

  我们真的很想要快速解决问题,而且完全没有耐心去思考“我要怎么解决问题”,在焦急地等待别人回答的这段时间里,父母又在做什么呢?

  02.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参照物

  6岁以前的孩子,不同个体发育的状态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时候父母们提问最多的是 “我家孩子怎么还不说话,别人家孩子都说那么好了”,孩子说话好的父母又会问“我家孩子走路怎么还不行,说话说得好有什么用”,每个人都在比较自己孩子的成长进度。

  其实,发展快不一定是正常的,孩子6岁以前能够朗朗上口三字经,可以连加连减,会做所有100内的算术,但这一定都是好的么?孩子读小学会不会厌学呢?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进行了提前的学习呢?如果不是以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学习的话,这种现象只能叫做虚假的繁荣。

  比如说有一些孩子,特别会体谅人、特别成熟,有时候都不太像一个孩子,做起事情反复思量,考虑问题万般周全,照顾周围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太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是件好事吗?

  再比如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逆反,其实是件特别好、特别正常的事儿,如果没有逆反,他们的未来会有一个很大的问号,因为这种逆反如果不出现在青春期,就有可能在将来出现,而且会带来更加的不好后果,也不利于孩子大脑正常的发育。

  所以,我们自己的感觉中那些好的,不一定是正常的;那些坏的、难以接受的,不一定是不正常的。

  我们常说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但实际上,内心还是希望自己有一百分的孩子,因此当与别的孩子做参照的时候,总会陷入焦虑。

  03.学习方法没有深入的渗透

  我们所学习的方法,如果没有深入渗透是不会有效果的,这会给大家带来特别大的挫败感。

  很多父母的微信里都关注了亲子、家庭育儿类的微信公众号,但是你们每天都有看文章标题吗?文章点开都读完了吗?读了之后都有认真地和自己的情况去比照吗?比照之后反思了吗?反思之后行动了吗?

  看上去我们接受的信息量特别大,但很多信息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到大脑。这种浮于表面的学习,看上去很好学,但是非常非常的肤浅,而且这是一种懒惰。

  04.不思考,依赖别人

  我曾经提到过使用“淘气椅”来协助教育孩子,但是一定要注意它只适用于3岁以上、有着激烈的肢体冲突的孩子,而且一定要遵循我说的方法来使用。

  “淘气椅”使用的方法我已经在无数次的采访、节目中说过,还写了文章并在微博置顶了半年,但仍然有父母经常问“我孩子1岁8个月,用了这个没有效果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懒得在问之前动手翻看我讲过什么。我们太依赖别人了,太习惯抓着别人去问。

  在我的系列课程班里,要遵守的第一条班规就是任何人不能问和自己孩子有关的问题,我会和父母讨论在孩子每个阶段科学的规律是什么,然后学员之间互相提一些建议和方法,重点是父母自己得要去做,但是大家都容易停留在要答案的阶段,就是不去做。

  举一个例子,我们的成长顾问会定期给父母一个报告,报告的最后是根据孩子的现象给父母提一个建议措施,但是我估计认真执行这些建议的父母非常少,而且父母反复来问的基本上是同样的问题。

  有一次,我特别不客气地问一个妈妈说:“你有做上个月的建议吗?”

  她说:“哦,我忘了。”我说:“好,这个月我不会再给你提建议了,你按照上个月的去做。”

  一个月之后,我又碰到了她,还没等我说什么,她就很尴尬,没错,她还是没做。类似的状况并不少见,这也是我那篇《如果你不做,我说一万遍都没用》的来源,在一种极其愤怒的状态下,我写出了它。

  父母想要改变,但是,当改变需要付出努力的时候却不做了,我们特别依赖的是“招儿”,希望通过一个招数解决家里所有的问题,而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发现满足以上几点的时候,就需要去思考,当了几年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在忙些什么,在未来我们需要去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要怎么做爸爸妈妈?这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在此,我想给父母们一点时间,好好想想今天提出的话题,反思自身是否有着焦虑的情绪,是否在很多事情上操之过急,又是否已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决定做不焦虑的父母,拾起“慢慢做父母”的姿态,我们又从哪里开始呢?

  环顾四周,你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父母?

  √他们焦虑,不懂成长规律,错把成长当问题;

  √他们无助,面对众多育儿产品,选哪个才正确?

  √他们困惑,教育方法学了无数,为什么都不管用?

  √他们挫败,有了方法难以坚持,问题不断进入死循环。

  事实上,教育孩子没有范本

  更没有标准,只要用心

  相信大家都可以

  和孩子一起成长,

  让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家庭教育指导师加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