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400电话400-819-1133

青春期真头痛?一定是童年期没做好这三件事~

作者: 家庭教育者发布时间: 2019-10-10 来源: 兰海说成长官网 关键词: 青春期问题

兰海谈青春期教育

文/兰海

  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世界的大门越来越敞开,所有人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个时候,父母自身的成长就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如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的种种危险和可能性,那么在孩子童年期的时候,父母需要做什么?请注意,我并没有讲“孩子需要做什么”,而讲的是“父母需要做什么”。因为在进入青春期之前,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100%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父母做到,只有父母做到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到。

  1、“从父母管”过度到“自己做”

  这样做的好处是,到了青春期,当父母乐于把空间给到孩子的时候,他们不至于迷茫或者惊慌失措。

  这样做有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三、四年级的时候,是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的最好时机。

  一、二年级在于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可以多盯一些。到了三、四年级时,根据孩子的状况,父母可以撤出来50%让孩子去做,慢慢地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孩子就可以独立学习了。刚开始上学,父母管理的是学习时间。到孩子三四年级的时候,就要从“时间管理”过度到“目标管理”。

  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做到了吗?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寻找:

  我的目标在哪儿?

  我的资源在哪儿?

  我怎么做能达到目标?

  “目标管理”强的人,他的职业发展道路,他的人生,所获得的幸福感会增强很多。然而,在成年人当中,很多人是不会做目标管理的。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接受这样的训练。

  孩子三年级以后学习“目标管理”的机会,被很多父母浪费掉了。请大家千万记住:所有的学习,除了知识层面,最宝贵也是最有价值的是“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什么样的能力”。

  从“父母管”到“自己做”,对父母来说最艰难的是什么?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可能会下降。比如“父母管”的时候都是95分,“自己做”变成70分了。但是你们要记住,那70分真正是孩子自己的。

  你们要熬得住,慢慢地帮助孩子自己努力从70分到75分,到80分,到95分。只要熬过这个阶段,我可以特别明确地告诉你:这个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上面遇到的困难会小很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忍耐从95分到70分的这个过程。因为可能老师会给你电话了;可能你心里面那一点点虚荣的小宇宙开始爆发了;可能你自己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看不得孩子的成绩下滑。

  所以,与其说是“从父母管过度到自己做”,还不如说是“父母把自己的渴求从孩子身上抽回来”。为什么说父母的成长是一种修炼?这就是最好的修炼。你不能把自己的期许,自己的渴求投射到孩子身上,这是不合理的。

  2、帮助孩子从“学习”拓宽到“生活”

  从“学习”拓宽到“生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寻找到更多有价值的面向,让他们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成功。

  这个成功就不再拘泥于学习上了,当孩子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得到认可的时候,就不会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学习的暂时跌落而焦躁不安,然后去寻找自己的方式获得认可。

  这个时代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机会来实现这种拓宽。大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生活,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来了解这个世界。问题是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在六年级以前,放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上。

  青春期头痛的问题,源自于孩子童年期时父母没有把轨道嫁接好。

  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学校学习”+“补习班”,那我告诉你们,他的青春期会很凄惨,而这种凄惨带来的是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这个要等到他30多岁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但是人生特别残酷的是谁都没有办法重头来过。所以从“学习”拓宽到“生活”是每一个家庭需要去做到的事情。

  因为孩子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亲子关系,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家庭是让孩子全方位成长的地方,而不只是学习。当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的时候,家庭的意义,家庭的价值被削弱到只有30%了。我们还会发现在中国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父母什么时候开始对于孩子的学习没要求了?读大学的时候。所以每一个孩子包括我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用来旷课,睡懒觉,交朋友。谁能说“我对专业知识真正地进行了研究?”很少。

  所以,现在中国大学生对于社交的热爱和痴迷,其实是在弥补青春期的不足。而父母到那个时候却放松了,他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你考上大学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请问你是孩子的老师吗?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一切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认为太多人把“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等同于“学习责任”,然后又把“学习责任”窄化到“应试的学习责任”。学习是一个动词,人生要学的东西特别多,但是父母只关注和学历教育有关的中考、高考,至于学习怎么生活,没有人关注。

  父母说:“我特别关注我的孩子心理发展,我特别关注他是否知识面广。”

  那就用事实说话:

  你花了多少时间去关注了?

  孩子一个星期有多少时间花费在非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上?

  你又花了多少钱让孩子来学这些东西?

  你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对家庭的关注,是要拿行动来投票的,而不是用嘴巴在投票。

  漂亮话谁都会说,行动才见分晓。

  永远不要告诉我,你“想改变”,“想改变”那是意愿,不是行动。孩子都会说“我想好好学习”,没有一个孩子跟你说不想的,但是落实到行动上的才叫真正好好学习。

  3、帮助孩子从“自己”扩展到“社会”

  我特别希望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是一群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关注他人的人。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承担家庭责任的,也没有办法承担社会责任。

  但是怎么去关注别人呢?

  一定是从小父母在和孩子的谈话中,在给他展示这个世界的时候,让他看到的是社会,而不只是他自己。这取决于父母是否关注社会。从关注“自己”到关注“社会”,最好的方式是看新闻,了解世界大事。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父母自己关注吗?

  如果说男性对于社会的关注度比女性高,那么爸爸在家庭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把社会的角度带给孩子。但是现状是,爸爸每天在家的时间特别短,每周能够和孩子说上几句话就不容易了。说话的内容也仅限于“在学校里面乖不乖?”“个子有没有长高?”之类的,一般聊不到关注社会。

  作为爸爸需要知道和孩子在一起要做什么,爸爸最有价值的点是什么。

  如果是妈妈,要关心应该带领孩子关注什么。各位请打开你们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如果你对于亲子教育的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超过总数的80%,那你关注的面就太窄了。

  我要明确地告诉你们,你们的信息来源要覆盖更多的层面,更多的角度,而不是狭隘的。

  亲子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你应该怎么去引导孩子。我不会教你橄榄球是什么,网球是什么,但是我能教你孩子需要这个东西。

  如果你只学会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只学会了解感受孩子的方式,却没有办法把更好的内容传递给孩子,对于他们来说价值也是不大的。而对于各位来说,每天都在看亲子方面的文章,你们不觉得混乱吗?我都觉得挺混乱的。我还只是从工作的角度要去看一下。

  看得越多,你会发现很多标题都是唬人的,很多内容是为了迎合妈妈们的需要写的,哗众取宠,并不正确。所以,大家首先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信息圈,里面应该涵盖更多的领域。这样做,你和孩子的话题自然而然增多了,到了青春期,你们还能聊天。让自己从一个只关注学习的生活很单调的人,因为孩子,而变成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的人。

  为什么说孩子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因为孩子给了我们动机,让我们去学习那些美好的东西。

  无数的妈妈,如果不是为了陪着孩子学琴,她这辈子都不会去学弹钢琴;如果不是为了陪着孩子去学画画, 也不可能再拿起画笔;如果不是因为陪着孩子上奥数,也不会再学一遍数学……

  其实“成长教育”的核心,关注的是“整个人的成长阶段”,关注的是影响这个人成长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父母的成长。然后是学校环境,老师的状态以及整个社会。

  在上濒的教育体系里面,我们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载体”上去“成就他们的能力”。所有的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浸染的过程。

  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因为做父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沉淀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引领我们的一定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在过去的三四年当中,我结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爸爸妈妈们,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当一个人真正想要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打开。而当他打开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人生变得越来越丰盈起来。

  我特别喜欢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里面有一句话——握紧手,手里什么都没有,打开手你拥有全世界。所以做父母一定不要握着手,因为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需要张开手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

家庭教育指导师加盟咨询